生长发育
概述
生长(Growth)
——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、系统、身体的长大,形态的变化。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量的变化。
发育(Development)
——是指细胞、组织、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。是机体质的变化,包括情感-心理的发育成熟过程。
一、生长发育规律
- 连续的、有阶段性的过程
- 各系统、器官的生长发育不平衡
- 个体差异
- 一般规律
- 上→下——先抬头,后抬胸,随后坐、站、行
- 近→远——先臂后手、先腿后脚
- 粗→细——从全掌抓握到手指拾取
- 低级→高级,简单→复杂——先画直线后画圈、图形
二、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
(一)遗传因素
(二)环境因素
1、营养
2、疾病
3、孕母情况
4、家庭和社会
三、体格生长
(一)体重
- 器官、系统、体液内的综合重量
- 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
体重增长的规律
- 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,是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;青春期前随年龄增加:先快后慢、再趋于稳定。
- 非匀速增长过程:
生后第一年内前3个月体重增长≈后9个月体重增长。 - 生理性体重下降(出生体重的10%以内正常)
- 体重估计公式:1-12岁体重(kg)=年龄(岁)x2+8(了解)
(二)身材的增长
身长/高:头顶到足底的长度
<3岁 卧位测——身长
≥3岁 立位测——身高
身高(长)增长规律
出生约50cm左右
- 与体重增加规律平行:
生后第一年为第一个生长高峰;青春期前随年龄增加体重增加先快后慢,再趋于稳定。 - 身长生长为非匀速增长过程:
生后第一年内前3个月身长增长~后9个月身长增长 - 2-12岁身高估计公式:年龄(岁)x7+75(cm)(你懂的)
(三)头围的增长
故出生时头围相对大,平均33~34cm。与体重、身长增长相似,
第1年前3个月头围的增长约等于后9个月头围的增长值(6cm),即1岁时头围约为46cm;
生后第2年头围增长减慢,约为2cm,2岁时头围约48cm:
2~15岁头围仅增加6~7cm。头围的测量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。
头围增长规律
- 1岁的头围增长与体重、身长一致
1岁以内前3月增长≈后9月增长 -
2岁增长减慢
➢ 头围大小、头型与遗传、疾病等有关
头围过小﹣脑发育不良、小头畸形等
头围增长过速﹣脑积水等
(四)胸围的增长
胸围代表肺与胸廓的生长。
出生时胸围 32cm,略小于头围1~2cm。
1岁左右胸围约等于头围。
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(约为头围+年龄-1cm)。
(五)上臂围(左)
筛查1~5岁营养状况
(1)>13.5cm:营养良好
(2)12.5~13.5cm:营养重点
(3)<12.5:营养不良
体格生长的评价
资料分析及表示方法
(统计学,随意吧)
生长曲线
发育水平
生长速度
匀称程度
体型匀称度
身材匀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