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2-豆类🥜


大豆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

大豆

菜豆族,别名黄豆(包括青豆、黑豆、紫豆和班茶豆等)


大豆营养特点

【高蛋白】
大豆最高,一般为35~40%
其他豆类也比谷类高,通常为20~30%
【脂肪】
大豆含脂最高。达到15~20%,亚油酸含量最为丰富
磷脂较多
胆固醇含量不高
【碳水化合物】
成熟的大豆中含淀粉很少
水苏糖和棉籽糖又称大豆低聚糖
【丰富矿物质和维生素】
硫胺素及核黄素含量均高于禾谷类或某些动物食品
被视为维生素B1的最佳来源
发芽籽粒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
(P2)、磷、铁、锌等矿物质含量较高


大豆保健成分

1)皂苷:多种保健功能
抗氧化、免疫调节
2)大豆异黄酮
1、类雌激素作用,也被称为植物雌激素(骨骼、降血脂)
2、副作用:可能对每天大量饮用豆奶的婴幼儿将来的性发育造成危害,故婴幼儿少用


大豆为什么容易胀气

【蛋白酶抑制剂】
抗胰蛋白酶因子:最普遍,部分抑制胰蛋白酶,妨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
蒸煮、浸泡等加工处理可降低抗胰蛋白酶因子活性,但不能完全去除
水苏糖和棉籽糖
又称大豆低聚糖,优点:益生元,缺点:产气


大豆制品

数量已达几千种
传统大豆制品:
发酵豆制品(腐乳、臭豆腐、豆瓣酱、酱油、豆豉)
非发酵豆制品(水豆腐、干豆腐等)
新兴大豆制品
油脂类制品(大豆磷脂、精炼大豆油、色拉油、人造奶油)
蛋白类制品(脱脂大豆粉、浓缩大豆蛋白、分离大豆蛋白)
全豆类制品(豆乳..........)


传统大豆制品


豆腐及其制品

制作方法:浸泡-磨浆-过滤-加水煮沸-再加蛋白沉淀剂(盐卤或石膏)-凝固沉淀-加压去水
可进一步压制成豆腐干、豆腐皮
整粒豆子炒后蛋白质消化率为65.3%,而豆腐达92.7%
豆腐蛋白质含量8%,其制品可达17~45%

豆浆:一种很好的代乳品
制豆浆时,应加热煮沸,以破坏生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
豆芽:避光环境下使之发芽
由于富有Vc及游离氨基酸,所以营养价值较高
腐竹:
豆浆在加热过程中表面形成的蛋白质膜,膜内包裹脂肪(蛋白质50%,脂肪25%,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)

发酵豆制品:豆酱、豆豉、豆腐乳

大豆或豆腐经过霉菌发酵酶解而加工而成
意义:
1、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率增高,如蛋白质经发酵生成大量的低聚肽类
2、生成新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12、B6及B2
3、生成保健物质,如豆豉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纳豆激酶


大豆总结

优点:
1、营养价值高(高蛋白低脂肪零胆固醇含丰富钙)
2、很多保健功能
注意点:
1、大豆容易胀气,胃肠道功能不佳慎选
2、中等含量嘌呤,痛风患者慎选
3、肾病患者慎用(尿素氮、肌酐、尿酸)
4、婴幼儿少用


杂豆营养特点

蛋白含量为20~30%
脂肪含量较低,一般为0.5~2.5%
淀粉丰富:豆沙、粉丝
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
推荐主食


蚕豆

蛋白平均含量30%左右,有的品种可达42%
是食用豆类种仅次于大豆的高蛋白作物
蚕豆病(红细胞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缺陷病)
急性溶血性贫血(遗传有关)


豌豆

西域
蛋氨酸相对较多,含铜、铬等微量元素、胆碱等较多
豌豆鲜品所含的维生素C,在所有鲜豆中名列榜首
蛋白质含量较高,富有人类所需8种必需氨基酸


小豆(赤豆)

补血?
我国


绿豆

我国
中医食疗: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
性凉,味甘,清热消暑,利尿消肿,明目降压
常被用来解毒,如酒精中毒,药物中毒,食物中毒


绿豆芽

中医食疗:属性偏寒,所以脾胃虚寒之人,不宜久食
绿豆发芽可合成维生素C


菜豆

别名:四季豆、刀豆等


豇豆

别名:饭豆
营养与其他豆类相似


扁豆

营养和食用豆类相似


杂豆类制品

1、豆沙
2、粉丝或粉条
1)原料:原先是绿豆,现扩大到蚕豆、豌豆等
2)加工工艺:原料-制浆-淀粉分离-脱水-烤团、成型-晒粉-包装
3)生产原理同豆腐相似,前者蛋白质变性,后者淀粉变形
4)应注意的卫生问题:水的卫生、杂菌污染、砷、铅等有毒物的污染


中医食疗:

寒性:淡豆豉
温性:刀豆
凉性:绿豆、豆腐

酸:赤小豆
苦:淡豆豉


大豆蛋白质含量高,但质量和生物价较低,肾病患者慎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