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后出血
- 能够判断产后出血,阐述常见的产后出血病因;
- 能够叙述产后出血的治疗原则;
- 能够列举各种产后出血病因的治疗方法
产后出血(PPH)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
定义
产后出血: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,出血量超过500ml者。(阴道分娩超过500ml,剖宫产超过1000ml)
产科出血(产前、产后等产科因素引起的出血)仍是目前国内孕产妇死亡原因第一位。
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(第四产程)。
诊断
出血量的确定(定量诊断)
失血导致的循环不稳定程度(休克程度)(休克指数0.5正常)
产后出血病因分析
尽可能准确计量出血
- 肉眼估计:低估30-50%
- 称重法:分娩后敷料g(湿重)-分娩前敷料g(干重)/1.05(血液比重)
- 面积法:10cm×10cm=10ml,15cm×15cm=15ml
- 容积法:量杯、弯盘、积血盘
- 休克指数:心率/收缩压
- 血红蛋白测定:血红蛋白量每下降10g/L,约失血400-500ml
FIGO 2022:30规则:失血30%(70ml/kg成人,100ml/kg孕妇),红细胞压积下降30%,血红蛋白下降30%(约3g/dl),收缩压下降30毫米汞柱,脉搏率上升每分钟30次。
治疗
治疗原则:维持循环稳定,监测生命体征,迅速寻找原因,针对原因治疗。
维持循环稳定——低血容量休克,输血输液
监测生命体征——早期休克症状有哪些?
查找病因,对因治疗——关键
产后出血病因(重中之重啊pym)
4Ts
- Tone 子宫收缩乏力
- Trauma 任一部位生殖道损伤,子宫内翻
- Tissue 组织性因素
- Thrombin 凝血功能障碍
宫缩乏力
产后出血最常见的病因,占70%,可发生在阴道自娩、阴道助产以及剖宫产术后。
- 子宫过度膨胀:多胎妊娠、羊水过多、巨大儿等
- 宫缩抑制剂:β受体激动剂,钙通道阻滞剂,缩宫素受体拮抗剂等
- 急产或产程延长
- 缩宫素引产
- 糖尿病、胎盘早剥……
处理
促进子宫主动收缩或被动压缩
- 促进子宫收缩的各种药物
缩宫素
长效缩宫素
前列腺素类 - 促进子宫收缩的机械方法——按摩——腹部-阴道双手按摩子宫
- 被动压缩——缝合——B-Lynch缝合(背带缝合)
损伤(占20%)
- 外阴阴道损伤
- 会阴切开、裂伤
- 血肿(警惕!持续的便意)
- 巨大儿
- 急产
缝合修补产道损伤,注意隐匿性产道损伤
组织性因素(占10%)
- 子宫收缩异常:多发肌瘤,胎盘滞留
- 既往子宫手术:疤痕子宫,前次剖宫产术
- 胎盘异常:胎盘植入,前置胎盘等
- 梗阻性难产
- 第三产程延长
凝血功能障碍(占1%)
- 产科因素:HELLP综合征、血小板减少、胎盘早剥、羊水栓塞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、脓毒血症、ICP(肝脏疾病)
- 遗传疾病
- 抗凝治疗